氣體探測報警器和氣體檢測儀使用中的錯誤認知:
目前市面說的是易i燃易i爆氣體都可以用催化傳感器來檢測,其實不然。 催化燃燒傳感器原理是利用可燃氣體在具有催化性能的檢測元件上產生低溫無焰燃燒,燃燒的熱量導致元件的溫度升高,從而使元件的阻值增大,通過惠斯頓電橋檢測其阻值的變化,達到檢測可燃氣體濃度的目的。
雖然從原理上看,只要能燃燒放出熱量,那它就能被檢測,人們常說催化燃燒式傳感器理論上可以測量任何可燃性氣體。
但是,催化燃燒傳感器并不適合測量長鏈烷烴,如可高閃點的汽i油、柴油、芳烴等。苯、甲i苯、二甲i苯等超過5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尤其是有苯環結構的烴類化合物,碳鏈較為堅固,在催化燃燒下很難斷裂,會導致無法燃燒完全,未燃燒完全的分子會聚積在催化珠表面,導致“積碳”現象的發生,阻攔后續其他分子的燃燒,當積碳達到一定程度后,可燃氣將無法與催化珠進行有效接觸,這就導致檢測不靈敏甚至無響應現象發生。這是傳感器本身屬性決定的,屬于前期選型錯誤。
常見的苯類、醇類、脂類、胺類等各類有機揮發氣體不適宜采用催化燃燒原理檢測,宜采用PID光離子原理進行檢測。購之定要和產品公司咨詢清楚,避免發生類似錯誤。
常常有客戶認為高純氣體或是符合使用標準的氣體就是標準氣體了,其實不然,氣體行業中把這樣的氣體才稱之為標準氣體! 標準氣體其實是一種高度均勻、穩定性良好和量值準確的氣體。標準氣體當然可以是單一的純氣或高純氣體,也可以是由多組分氣體配制而成的混合氣體。 標準氣體之所以被稱為標準氣體,主要是因為它用于校準儀器、儀表、評價測量方法、計量標準傳遞和量值仲裁等。它們具有復現、保存和傳遞量值的基本作用。
1988年以前,我國的用氧都是由制氧廠采用深冷法分離空氣按照《工業用氣態氧》標準生產的工業用氧氣。隨著我國衛生事業的日益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氧氣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繼續把含有游離水、鹵素等對人體有害雜質的工業用氧氣用于和保健,顯然已不符合人體健康要求。為此,1988年4月12日,國家標準總局頒布了GB 8982-1988《氧氣》國家標準,并于同年12月1日開始實施。該標準規定了氧氣氧含量≥99.5%,同時對水份、二氧化碳、1氧化碳、氣態酸和堿、臭氧和其他氣態化合物含量及氣味作了規定。
氧氣和工業氧氣的區別在于對氧氣中水分的控制。我們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經驗,經表面光潔,沒有生銹的鐵放在露天很長時間也不會生銹,可是一場大雨過后就會銹跡斑斑。這是因為氧氣在有水存在下的時候才會使大量的鐵分子氧化。并且鐵氧化后不僅會有鐵銹還有氫氣等其他對人體有害的氣體被排出。鐵被氧化后形成鐵銹,鐵銹很疏松,很容易形成小顆粒混入氧氣中。被吸入,從而引起等呼吸道的損傷。所以氧氣生產上大程度的降低氧氣中的水分含量是極其重要的。